地球上的氦氣賦存形態主要有三種:一是作為油氣伴生氣聚集于油氣藏中;二是作為非烴伴生氣聚集于非烴氣藏中;三是作為水溶氣存在于地熱田中。目前咸陽建成首個地熱井水溶氦氣生產商。
天然氣氦氣生產商主要集中在美國、俄羅斯等氦氣資源豐富、氦含量高的極少數國家。在所發現的天然氣中,有些氦氣含量可高達8%左右,而大多數含量低于2%。即使是這類氦氣含量很低的天然氣,由于比空氣中氦氣含量高上千萬倍,因此仍是目前世界上氦氣的主要來源。其中美國氦氣資源占5O%以上。
中國提氦工業始于2O世紀6O年代初,由于國外氦氣生產商對新中國實行氦氣禁運政策和國防用氦安全的需要,7O年代在四川威遠氣田建成國內唯一的氦氣生產裝置,威遠氣田也是我國唯一具有氦氣工業開采價值的氣田。但該裝置限于當時科技水平和天然氣利用水平,采用低溫冷凝法從氦含量僅為0.2 的天然氣中單純提氦的成本較高。
一般工業氣井中,氦氣含量大于0.1%,就具有商業開發價值。由于中國氦氣資源貧乏,開采難度大,中國的氦氣基本上從美國等富氦氣資源國家進口。
中國目前的僅有的2處可開發的氦源僅僅只能供應國家少量的科研項目的利用。這必定導致國內氦氣供應市場不穩定,進口氦氣價格更不穩定。
近日,首個地熱井水溶氦氣生產商在咸陽三普2號地熱井(站)建成,我國獨有的水溶型氦氣氣球在渭河盆地上空高高飄起。這標志水溶氦資源評價和提取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對于推動渭河盆地高品位水溶氦氣資源工業化、規模化提取開發,解決國家氦氣資源貧乏與戰略保障問題與創新“地熱+氦氣”綜合開發利用新模式具有重要的戰略和現實意義。
2005年至2015年,中國石化與中科院發揮各自的優勢,合作完成了盆地水溶氦氣的資源評價和常溫膜法提氦新技術及裝備的研發工作。
2015年6~8月在陜西省周至縣的氦氣預探井——渭新1井完成了地熱與氦氣井的測試和水溶氦氣提取試驗。
2016年1~3月,華北油氣分公司采油氣工程服務中心與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膜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在中石化綠源地熱能開發有限公司協助下,在咸陽三普2號地熱井(站)開展水溶氦氣提取試驗,經過雙方在現場近50天的努力,水溶氦濃度由井口的3%能提濃到50%~60%,回收率達80%以上。
連續試驗證明試驗裝備先進、性能可靠、運行穩定,各項指標均達到和超過設計要求,建成了渭河盆地我國首個地熱井水溶氦氣生產商。
膜分離方法實現常溫提氦技術的變革創新,提供了更適宜的技術工藝路線,為開發效益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
含氦天然氣迄今仍是工業化氦氣生產商生產氦氣的唯一來源。中石化華北分公司在渭河盆地發現的含氦水溶氣(水溶氦)是氦氣資源的新類型,是氦氣家族的新成員。它不同于含氦天然氣,具有品位高、規模大、分布廣的特點,具有很大的開發利用潛力,將有利緩解我國瓶裝高壓氦氣供應對國外的依賴。
渭河盆地首個地熱井水溶氦提取試驗站的建成,標志水溶氦資源評價和提取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對于推動渭河盆地高品位水溶氦氣資源工業化、規模化提取開發,解決國家氦氣資源貧乏與戰略保障問題與創新“地熱+氦氣”綜合開發利用新模式具有重要戰略和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