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建成大型液化天然氣裝置閃蒸氣提取高純氦技術開發及工業示范裝置
氦氣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是國家安全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性物資,廣泛應用于國防、航空航天、核工業、科研、醫療、工業等領域。氦氣主要存在于天然氣中,而我國屬貧氦天然氣氣田,氦含量極低,并且直接從天然氣中提取氦氣成本極高,工業用氦基本全靠進口,對外依存度極高。基于我國氦氣資源匱乏與需求激增的矛盾,以及進口氦氣資源不穩定的外部環境,如何結合我國貧氦天然氣資源,從天然氣中高效提取氦氣,保障我國的國防軍工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的氦氣需求,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2020年11月,我國更多 +
-
氮氣在天然氣(主要成份甲烷)輸送中的應用
天然氣(主要成分為甲烷 CH4)一般被冷卻到大約 - 163°C (?260°F) 并轉化為液態形式。由于在常壓下,液化天然氣 (LNG) 的體積僅為氣態天然氣體積的 1/600。 減小天然氣體積可以實現更有用的遠程輸送,并通過特別設計的低溫海運船只(LNG船舶)輸送到沒有輸氣管道的當地。輸入的液化天然氣一般通過近海從頭氣化終端將其從頭加熱后變為氣態天然氣。 世界各地出產的液化天然氣成分各不相同,這主要取決于儲油層液體的性質、是否與石油出產有關以及在液化過程中所提取的液化石油氣的重量更多 +
-
甲烷-美麗而危險的“冰炸彈”
甲烷這個名字相信你一定不會陌生,甲烷由一個碳和四個氫原子組成,化學式為CH4,雖然它的外表非常“簡約”,但它的能力可一點都不簡單。甲烷是天然氣、沼氣、油田氣及煤礦坑道氣的主要成分,也可用來作為燃料及制造氫氣、一氧化碳、氫氰酸及甲醛等物質的原料。因此,甲烷作為燃料和原料被廣泛應用于民用和工業中。 大氣甲烷的源包括生態系統和人類活動,其中自然源包括自然濕地、植被、海洋和甲烷水合物等;人為源包括能源活動(煤炭開采和油氣系統)、農業活動(反芻動物、稻田排放和秸稈露天燃燒)、廢棄更多 +
-
南非首個商用液氦工廠即將投產使用
據外媒報導,能源公司Renergen已托付建設南非的首個商用LNG和液氦工廠,并托付EPCMBonisana安裝管道和管理接口。該項目落在南非的威爾科姆鄰近的弗吉尼亞州,已探明儲量為25 BCF (約2831.7萬立方米),其氦氣含量體積比到達驚人的3~4%。(一般的富氦天然氣礦為1%,我國的富氦天然氣礦一般都低于0.2%)。弗吉尼亞州天然氣項目將使南非成為非洲唯一的商用氦出產商,也是世界上與美國和卡塔爾一同出口天然氣資源的8個國家之一。 EPCM此前將項目價值定為3200萬美元,該公司表明,天然氣搜集部門已經更多 +
-
2020年氦氣價格有望回落?
眾所周知,氦氣資源從去年夏天開始持續緊張,市場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氦氣的價格也不斷高攀。這一局面一直持續到2019年,急壞不少氦氣用戶! 許多終端用戶在尋找新的替代品的同時,也十分關注此次價格波動將持續到什么時候? 這次氦氣波動主要有一下幾個原因: 從國際情況來看,2018年9月,林德與普萊克斯兩家公司合并,進口氦氣價格受到影響;美國氦氣工廠,停產檢修設備,氦氣產量減少,自然影響進口氦氣的價格;卡塔爾三期氦氣提純項目和俄羅斯的阿穆爾天然氣加工廠更多 +
-
乙烯、乙炔混合氣體分離純化技術新突破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工業的快速發展,人類對能源和資源的利用越來越依賴于天然氣、氫氣和乙烯等氣體--一個氣體的時代已經來臨,這對高效節能的氣體儲存和分離技術提出了迫切需求。乙烯是目前工業上使用最多的化工氣體(1.6億噸/年),是石油化工產業的核心。其生產的技術水平和規模標志著一個國家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水平,被廣泛應用于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合成塑料等聚合化工原料的生產。 然而目前生產乙烯原料的過程中經常伴有少量的乙炔雜質,該雜質對乙烯的聚合具有非常大的毒害作用。如何有效地除去少量的乙炔氣體并得更多 +
-
一級標準物質與二級標準物質有何區別?
國家一級氣體標準物質(簡稱一級標氣),是氣體標準物質中國家最高水平的計量載體。采用一級標氣將有效降低天然氣組成分析過程中由于標準物質導致的分析數據、天然氣計量以及質量指標的不確定度;特別是作為天然氣最重要質量參數的發熱量,其不確定度水平將隨著國家一級氣體標準物質的使用大幅降低。 科普一下,不確定度就是檢測值和真值的差異。 不確定度越高說明檢測值和真值相差越大,檢測結果不準確;不確定度越低,說明檢測值越接近真值,檢測結果更準確。 一級標氣彌足珍貴,簡直就是標氣界的No.1!其配制更多 +
-
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竟能發電?
作為溫室氣體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的排放問題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紐瑞德了解到,一家美國公司嘗試將“麻煩”轉變為資源。 位于美國休斯頓,一座裝機容量為50MW的并網天然氣發電站上測試一項新型發電技術。這項新技術所使用的燃料中包含95%的超臨界CO2。按照NET Power計劃,如示范電站取得成功,將在2021年前完成該技術的商業化應用。 將CO2變為燃料的關鍵在于通過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使CO2達到超臨界流體狀態。研究人員表示,在31.1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