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東北大學發現了降低一氧化氮排放新方法
日本東北大學發現了一種新方案,可降低氨燃料燃燒時所產生的一氧化氮排放量,該過程設計將該氣體與空氣攪渾形成漩渦狀,作為發電工藝的重要一環。該研究有助于推動氨研發,將其用作汽車、飛機及發電設施碳基燃料的替代性燃料。 氨(NH3)是一款化合物,其含有一個氮原子及3個氫原子。據目前的研究調查,氨被用作替代性燃料的原因不少,相較于純氫氣,其含有氫原子,且價格相對低廉、不易燃,用于交通出行,安全性較高。目前,生產設施已建好,都是現成的,因為氨氣被廣泛用于化肥中。 目前,氨氣與汽油、柴油和氫氣更多 +
-
做到這4點安全使用標準氣!
1.標準氣取樣 標準氣取樣方法的合理設計是否保證樣品不受玷污,準確轉移的關鍵。因此,要選擇適宜的閥門和管路。閥門或叫取樣接頭,它應耐壓、死體積小且具調節功能。材質一般為黃銅鍍鉻,對活潑性氣體,如NO2、SO2等,則應采用不銹鋼材質制作。取樣管路應當清潔、干燥,并且盡可能短,以保證能盡快地將殘余氣體沖洗干凈。在使用組分含量易受環境中(氣體的影響使含量不準確)含量影響在標準氣體時,如O2、N2、CO2等。則應采用硬連接方式,以有效地防止這些氣體的滲透和擴散而導致的樣品玷污。更多 +
-
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點火試車取得成功
9月27日,藍箭航天自主研發的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天鵲(TQ-12)短噴管推力室在其湖州自主建設的試車臺進行了20秒的短程點火試車并取得成功。 2018年3月,“天鵲”(TQ-12)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推力室設計工作完成,9月1日短噴管推力室順利交付。該推力室是“天鵲”(TQ-12)發動機的推力室首批產品中的先行者,與全狀態推力室相比,短噴管推力室不包含噴管延伸段,噴口面積比為4:1。 據了解,9月24日,“天鵲&rdq更多 +
-
淺談醫療氣體管線供給系統
醫療氣體管線供給系統是一個現代化醫院重要的且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包括醫用氧氣系統、負壓吸引系統、壓縮空氣系統、笑氣(N2O)、氮氣系統及二氧化碳系統和中心工作站等。通過醫療氣體中心管道系統工程的公道設計,使醫院能以較低的投資獲得一個功效強大的供氣系統,確保醫院的醫療系統高效運行。 要想弄清楚醫療氣體管線供給系統,必須知道醫用氣體都有哪些,下面紐瑞德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一、醫用氣體的基本種類及用途 醫用氣體的基本種類為醫用氧氣、負壓吸引、壓縮空氣、氮氣、笑氣(N2O)及二更多 +
-
國內首例鹽穴氮氣阻溶造腔現場試驗成功
華北油田江蘇儲氣庫分公司完成的JK7-1鹽穴儲氣井聲吶測腔資料分析解釋結果顯示,這口井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標志著國內鹽穴儲氣庫首例氮氣阻溶造腔現場試驗取得成功,為全面推廣應用氮氣阻溶造腔奠定了技術基礎。 氮氣阻溶造腔試驗是中國石油重大專項技術課題。此前,國內鹽穴儲氣庫造腔普遍使用柴油作為阻溶劑,不僅成本高、油鹵分離處理難度大,而且存在環境污染的風險。氮氣阻溶造腔工藝最大優點是環境友好,可降低造腔成本。 氮氣阻溶造腔阻溶劑由柴油替換成氮氣,因氮氣可壓縮性強,造腔時氣更多 +
-
半導體行業發展迅猛,電子氣體迎來新機遇!
紐瑞德小編了解到,在9月13日召開的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研討會上,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于燮康介紹,上半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實現收入2726.5億元,同比增長23.9%。其中,集成電路制造領域收入737.4億元,同比增長29.1%。 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所長表示,集成電路制造既可以帶動國產裝備和材料發展,又可以服務于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是集成電路產業的中樞環節。國內集成電路制造工藝已取得長足進步,65納米、40納米、28納米工藝相繼量產,14納米技術研發取得突破,特色工藝競爭力提高。&l更多 +
-
國內將建成首座商用液氫儲運型加氫站
中國第一座商業運營的液氫儲運型加氫站,加速國內氫能基礎設施的發展。重點將圍繞加氫站基礎設施建設、核心設備、運行維護、氫源供給和液氫儲運等方面開展,推進液氫型加氫站在中國示范運行到商業化應用。 該加氫站全面按照美國汽車工程師協議J2601商用加氫站技術標準,由液氫儲罐、高效液氫增壓泵、高壓液氫氣化器及氫氣儲罐、加氫機和控制系統等關鍵模塊組成,設計加氫能力500kg/天,并可依需求擴展至1500kg/天,具備35MPa和70Mpa同時加氫的能力。 液氫儲運型加氫站采用先進的液態儲運和更多 +
-
三氯甲烷的廢氣回收處理
三氯甲烷作為基礎的化工原料和常用溶劑,在各種工藝過程中通過不同的手段進入大氣,進而污染大氣,萬浩機械采用活性炭纖維作為吸附劑,承攬三氯甲烷廢氣吸附回收裝置的設計、加工制造業務。 廢氣處理裝置組成:預處理裝置、吸附罐/吸附器、脫附冷凝回收系統、干燥降溫系統。 裝置工藝: 1、預處理—吸附:有機廢氣(如有必要需風機加壓或者引更多 +
-
二氧化碳“變身”高能量密度液體醇燃料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的俞書宏教授課題組與多倫多大學科學家合作,首次讓二氧化碳“變身”多碳醇燃料成為現實,并為高能量密度液體醇燃料的選擇性制備提供了新的設計思路。 乙醇和丙醇作為可再生的運輸燃料,由于其高能量密度等特點,廣受關注。然而以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制備多碳醇充滿挑戰。電催化還原二氧化碳制備碳基化學原料,是解決可再生電能長期存儲問題的有效手段。 中國科大的科學家們在電催化還原二氧化碳研究中,發現一種特殊的納米結更多 +